運河千里遠,古跡記當年。古城濟寧,以其歷史厚重、人文昌盛,向四方來客發出文化之聲。[詳細]
濟寧,一座彌漫著濃厚文化氣息的城池,一座滿懷著浪漫主義情懷的都市。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優秀傳統文化,在這里枝繁葉茂,不斷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深深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濟寧兒女。大眾網濟寧推出長圖,帶大家一睹濟寧人的“文化范兒”![詳細]
在山東濟寧魚臺李閣鎮陳集廣場旁有一家不怎么起眼的小商店,推門而入,走進堂屋內,不禁被一幅幅生動鮮活的年畫作品和堆成小山的年畫版所震撼。[詳細]
6月7日,“游讀濟寧”2022山東省旅發大會百人創作行動開啟了首日行程,由一批抖音頭部達人將與人民網、新華網等多家中央及山東省、濟寧市的重點新聞媒體共同組成創作團先后來到曲阜、嘉祥、微山等地,深度體驗詩禮傳家的“儒家文化”,聆聽紫云山下石頭上的“故事”,[詳細]
千種風情千丈色,一帆煙雨半壺晴。中共微山縣委宣傳部指導,大眾網濟寧策劃推出手繪長圖,帶大家游大美微山,享旖旎湖韻。[詳細]
日前,首批“好品山東”品牌名單公布,山東玉堂醬園有限責任公司榜上有名。這個在濟寧有著三百年歷史的醬園,釀制出的醬菜有多好“品”?[詳細]
“兩創”落地,傳統“新生”,東方圣城賡續千年文脈。圣人之語,歷久彌新;大道之行,幸福滿懷。[詳細]
端午節,賽龍舟。大眾網濟寧特推出《龍舟競渡 一濟同心》H5手繪長圖。識別下圖二維碼,跟隨“濟寧號”龍舟一起穿越14個縣區,收集香囊,"拼"出美麗畫卷,感受濟寧速度![詳細]
5月26日,著名書法篆刻藝術家段玉鵬為大眾網成立20周年題寫“新主流 大平臺 共未來”,并祝愿大眾網在未來的征程中,勇于創新,開創網媒發展新篇章。[詳細]
由山東省委網信辦主辦,濟寧市委網信辦、濟寧廣播電視臺承辦的“齊風魯韻 遇見濟寧”主題創作活動4月24日在曲阜尼山圣境正式啟動。[詳細]
新年的腳步越來越近,在記憶中,新年是萬家燈火、門楹火紅,是高高掛起的紅燈籠,是門口的“倒?!薄f起新年,似乎買春聯和福字是新年的“硬核”裝備。2月6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來到濟寧多個市場以及超市看到,不少商家都把燈籠、春聯等文化年貨擺放在最顯眼的[詳細]
2021年1月25日上午,濟寧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開幕,大眾網濟寧特推出H5作品,帶你一起解讀2021濟寧市政府工作報告。[詳細]
2020中國網絡誠信大會12月7日在曲阜舉行,大眾網·海報新聞推出《有朋自遠方來》城市長卷。請把手機橫過來,一起領略濟寧誠信之美。[詳細]
文明程度,鑄就城市高度。伴隨著濟寧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深入推進,文明正逐漸浸潤到城市里的每個角落,內化為濟寧的時代精神。8月25日起,市委網信辦指導,大眾網·海報新聞策劃推出《多彩濟寧》系列海報。讓我們一起回味身邊變化,探尋你我他齊心協力,創則必成的生[詳細]
在濟寧市泗水縣南部山區,群山密林間掩映著一湖清水,名為龍灣湖,東仲都村就處在龍灣湖的西北角。清晨,當湖邊的木屋沐浴著靜謐的時光,東仲都村已在蟬鳴犬吠中醒來,安靜的文創街上漸漸有人忙碌起來,研學基地里也漸漸變得熱鬧起來。[詳細]
公元736年,李白帶著家人來到了任城,也就是今天的濟寧,此后的23年里,李白定居在了濟寧。1200多年后,當李白再次回到濟寧,開啟了一場特色農產品的味蕾之旅。[詳細]
2009年,中國第11屆戲劇節在廈門召開,《運河老店》作為梆子戲第一次走出山東,亮相南方城市,給更多的人帶去了運河文化以及梆子戲的魅力。[詳細]
每一次辭舊迎新,都被賦予壯麗的儀式感。而這一次,揮別2019,我們迎來的是21世紀第三個十年。[詳細]
在鄒城市孟府景區里,尋著一聲聲稚嫩的童聲,一位年過半百的老人攤子被游客圍的里三層外三層,他就是濟寧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吹糖人代表性傳承人——齊振義。[詳細]
“叮叮?!?,劉漢恩雕刻的聲音緊湊而有節奏地回響在安靜的工作室,滿墻的刻瓷作品映入眼簾,或惟妙惟肖,或飄逸靈動,這便是劉漢恩雕琢了20余年的刻瓷世界。[詳細]
這是一條世界上開鑿最早,航線最長的人工運河。這是一座穿梭于現代與傳統之間的運河城市。濟寧,中國大運河的腹心,古老的運河文明在這里留下了印記。[詳細]
在美麗的微山湖畔,古老的運河之濱,有一家釀酒企業。他們精選糧谷為原料,以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相結合,使微山湖水釀出的美酒飄香了近半個世紀。這就是濟寧首批老字號企業之一的山東微山湖酒業有限公司。[詳細]
濟寧,一座依運河之水而興的城市。數百年的光陰流轉轉瞬即逝,綿延不息的運河之上,過往船只川流不息,漾起的波瀾沖刷著岸邊的黃土,悄悄留下歲月的痕跡。[詳細]
逝者如斯,多少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運河岸邊,始終升騰著人間的煙火。人生百味,不過是酸甜苦辣咸的組合。誕生于古運河岸邊,濟寧孫家的廚藝,就在運河之畔滿足了老濟寧人挑剔的味蕾,在油鹽醬醋、火候、食材上大做文章。[詳細]
這里曾是響徹南北的“江北小蘇州”,商賈云集,百物聚處。穿城而過的運河邊,玉堂醬園黑底金字的招牌依然高懸。駐足在保留著傳統古樸風格的店鋪里,看著來來往往的客商,透過斑駁的時光,依稀可以感受到三百余年間的興衰過往。[詳細]
濟寧境內現存的漢代碑刻有39種之多,占到全國漢碑存量的一半以上,因而有“天下漢碑半濟寧”之說。而在濟寧市嘉祥縣城南30里處的紫云山下,坐落著一處看上去并不顯眼的院落,這就是聞名世界的武氏祠了。[詳細]
運河北岸,濟寧城西,有鳳凰臺坐落。闊大數仞的鳳凰臺,源于古任國風氏的黎民百姓,祭祀先祖太昊伏羲,記憶著始祖文化的圖騰。龍山文化、商周遺址、明清文化……時光一晃數千年,鳳凰臺每一層積沉都是時代的見證。[詳細]
濟寧的老人們常說,過去的濟寧州是十里八鄉最繁華的地方,老運河上,載著竹編的船只一個挨一個,一停就排出去好幾里地。岸上貨堆著貨,工人們車拉肩扛,搬運貨物,往來不絕。[詳細]
在濟寧有這樣一座“秘密園林”,它坐落于濟寧北部的戴莊安康醫院內,曾有“塵世蓬瀛”之雅稱,是為濟寧八大名園之冠。[詳細]
在濟寧有一條路,叫琵琶山路,有一個大市場,叫琵琶山大市場。但環顧現在的濟寧城卻找不出一座山,濟寧真的有山嗎,家喻戶曉的琵琶山又因何而來?[詳細]
二十多年前,濟寧第二釀酒廠釀造了一系列以“聲遠”命名的酒;現如今,濟寧城區里的“聲遠舞臺”早已是人們記憶中的標志性建筑。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在濟寧,每每提起“聲遠”二字,心中便會涌出無比熟悉的回憶。[詳細]
7月12日晚,尼山圣境文化夜游季主題活動盛大啟動,據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現場了解,當晚露天水幕秀、華美燈光秀、大型禮樂盛典等活動吸引了近萬游客前來觀看開幕盛況。 [詳細]
俯瞰濟寧城,古運河蜿蜒流淌,宛若玉帶。臨運河而建的老街巷,經過歲月的洗禮,依然在車水馬龍的繁華下展現著經久不衰的活力。[詳細]
6月30日上午,濟寧運河美術館舉辦上大畫作展覽活動。本次共展出上大三類作品:山水人物、荷塘蛙鳴、暖鵝系列。此次展覽為期5天。[詳細]
在建黨節來臨之際,獻上對黨98周年生日誠摯的祝福。濟寧市任城區古槐街道大石橋社區開展“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暨慶祝建黨98周年文藝晚會。[詳細]
“濟寧州,老運河,南池荷凈蓮蓬多”古老的京杭大運河流經濟寧,帶來繁榮昌盛也孕育出了獨屬于濟寧的運河美景。[詳細]
要了解濟寧這座城,總繞不過太白樓。這座灰磚建成的古樓因李白得名,它屹立在繁華的商業區,眺望著悠悠運河,訴說著千年滄桑。[詳細]
2019年6月22日為京杭大運河申遺成功5周年,大眾網濟寧頻道特別策劃“傳承歷史遺產,點亮運河文明”京杭大運河濟寧段全民志愿活動。[詳細]
濟寧市任城區濟陽街道社會組織服務中心自5月14日啟動“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活動以來,已舉辦37場,共計上千人參加活動。[詳細]
2019年6月5日—6月15日,濟寧市運河美術館舉辦“怡品銘心——運河美術館書畫藏品展”。[詳細]
5月29日上午,濟寧藝術劇院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勵志兒童劇《夢回三遷路》受邀走進濟寧學院附屬小學,為孩子們帶來精彩的兒童劇演出。[詳細]
5月24日下午,濟寧市任城區濟陽街道社會組織服務中心邀請十位市區兩級非遺技藝傳承人來到草橋口社區,開展“非遺文化遇見你,走入我們社區的ta鄉人”活動。[詳細]
5月22日,在濟寧火車站貨運站內,隨著一聲火車長鳴,濟寧市援贈英吉沙圖書專列正式發運,這輛載有165萬冊圖書的愛心專列,預計在六一前到達喀什。[詳細]
Logo以大蒜植株為創意設計的元素,用彎曲的大蒜葉子造型勾勒出空靈的大蒜輪廓,金絲紋理象征地球經度線,寓意著金鄉大蒜享譽世界;兩片綠葉在陽光的照射下,泛起金光表現出金鄉之金所獨有的“金貴”之意。[詳細]
孟子云:“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彪S著鄒城母親節的連年舉辦,儒家母教文化已經深入人心。昨日舉行的孟子故里鄒城母親節開幕上,三個來自社會普通家庭的母親,用看似普通平凡的舉動,折射出了偉大母性的光輝,令在場的觀眾為之感慨。[詳細]
近日,不少家長選擇帶著孩子進行研學旅行,以參與其中、動手體驗的方式,讓孩子們認識、感受真實的世界和生活。今年3月、4月,曲阜儒家研學旅行基地共接待國內各地5萬余名師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