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尹榮耀
編者按: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源于千百年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歷久彌新,傳承至今。在濟寧這座歷史文化名城中,運河之水如悠悠歲月般安靜地流淌,光陰中沉淀下的文化與技藝薪火相傳。傳說、戲曲、工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這里綻放,匠心與技藝代代堅守傳承。
每一例“非遺”都是散落在市井民間的璀璨明珠,每一個傳承人的背后都有一段動人的故事。大眾網海報新聞推出“運河拾遺”系列報道,對濟寧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深入挖掘,講好非遺故事,讓非遺“活”得更加精彩。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史欣欣 賀亞林
“叮叮!,劉漢恩雕刻的聲音緊湊而有節奏地回響在安靜的工作室,滿墻的刻瓷作品映入眼簾,或惟妙惟肖,或飄逸靈動,這便是劉漢恩雕琢了20余年的刻瓷世界。
在家“敲”了三年磚,刻出300平米
今年39歲的劉漢恩,在大學期間偶然讀到《馬林刻瓷藝術》一文,深受啟發。兩年后,劉漢恩大學畢業,由此開始了他長達20年的刻瓷之路。
初期自學刻瓷的劉漢恩在家近三年沒有出過遠門。第一次刻盤子時,劉漢恩手中的刻刀和小錘子不聽使喚,刻出的線條斷斷續續,深淺不一,再加上手的力度掌握不均,第一幅習作刻到一半就把盤子刻碎了!澳菚r候沒有工作、沒有收入,只能去裝修市場問人家有沒有便宜的瓷磚,然后買回家練習刀工技法!眲h恩下決心一定要把手上的力度和靈活度練習好,不到三年的時間,他刻出300平方米瓷磚。鄰居們都笑他,“老劉家的孩子傻了,不找工作不干活,就在家里敲磚”。
在自學的過程,劉漢恩發現雕刻時的力度、角度、密度不是光靠書本上的知識就能掌握的。2007年,劉漢恩去淄博拜了當地刻瓷大師王瑋先生為師。有了領路人之后的劉漢恩更加精益求精,對技藝和美學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一個月換掉三十余把尖形刀
“人像”是刻瓷里邊最難的一種,難在“像”上,但這卻是劉漢恩最拿手的刻瓷作品!翱檀伞边@門手藝有著不可更改的獨特性,每種瓷盤不同的屬性需要的力道也不盡相同。因為對于人物的刻畫要求非常精細,所以瓷盤上每一根線條都清晰異常、且密而不疊。而劉漢恩工作室的每件“大件”作品都要經過一兩月的時間才能雕刻完成。
“通過筆墨展現立體的畫面時相對容易,但當用刻刀在瓷盤上刻出立體感層次感來那就不一樣了!眲h恩說,一個作品的靈魂就是線條,下刀的力度和角度都有講究,深淺不同會影響作品的立體感,流暢度又會影響到作品的活力,分層雕刻的技法更是可以把每一個細小的結構關系都處理得準確到位,所以在處理人像時要格外細致。
“2012年我準備個人作品展時,只尖形刀一個月就用壞了三四十把!眲h恩自刻瓷以來,一個月平均使用至少20把尖形刀,20年間,他至少刻壞了5千把尖形刀,一把鐵錘更是敲出來兩個“凹面”,他的刻瓷技術也在日復一日的磨練中愈發精湛。幾年的時間里,劉漢恩拿回了從市級到國家的幾十個獎項。
非遺傳承后繼有人
“這是普通的瓷盤,這個是景德鎮的白瓷盤,這個是黑釉盤,盤子的密度和燒制技藝不一樣,通透度也就不一樣,對于作品的呈現就會有很大的區別。比如景德鎮的白盤子通透度特別好,適合水墨山水圖的創作,能讓圖案更顯飄逸出塵!眲h恩說起伴隨了自己20年的“瓷盤”如數家珍,如今,自己的小兒子也已經三歲了,開始擁有了屬于自己的小錘與刻刀。
“刻瓷至今已有200多年的發展史,新中國建立后,刻瓷技藝鮮為人知,后經國人多年的努力探索,使這一歷史文化遺產得到了再生和發展!碑攧h恩了解了刻瓷工藝的歷史后,感覺身上的擔子重了許多。
作為刻瓷項目濟寧的傳承人,劉漢恩現今已有了三名徒弟,除了教授技藝之外,劉漢恩也在不斷學習和創新,要將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刻瓷工藝傳承下去。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尹榮耀
近日,山東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向社會公開發布今年第十一批終生禁駕名單,63人“榜上有名”。其中,濟寧地區有10人被終生禁駕。[詳細]
近日,在G35濟菏高速濟寧轄區,兩位司機因超車引發爭執矛盾,小車在應急車道上“別!贝筘涇嚭,繼而上演了“全武行”。[詳細]
日前,按照濟寧市教育局《關于開展全市中小學“智慧校園”創 建活動的通知》(濟教函〔2019 ) 25號)文件精神,經學校申報、縣市區初驗、市驗收組評估驗收,研究決定,濟寧市實驗初中等36所學校為濟寧市首批中小學“智慧校園”。[詳細]
12月24日上午,濟寧市舉行2019年度第二批招錄消防員歡送儀式,30名新入職消防員身著嶄新“火焰藍”,以昂揚飽滿的精神狀態踏入國家綜合性應急隊伍。[詳細]
隨著元旦的臨近,旅游市場也即將迎來一波小高潮。24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走進濟寧市多家旅行社了解到,大部分市民會選擇在元旦前后去南方城市“取暖”。[詳細]
12月17日上午,任城區檢察院依法對5名附條件不起訴未成年人進行不公開檢察宣告。 [詳細]